黃瓜種植時,黃瓜的后期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黃瓜管理有竅門!
2020/10/26 18:54:10??????點擊:
黃瓜后期管理很重要,是能否豐收與取得種植收益最大化的關鍵時期。下面我們了解一下黃瓜后期管理技術要點。
1.整枝、管理和采收:對于主蔓結瓜的品種、在整枝時應去掉側枝和卷須,并定期將植株纏繞在聚丙烯塑料吊繩上,呈蛇形上升,同時也適當地進行疏花和疏果,去掉過多的雌花和發育不良的畸形果,等到植株長到溫室頂部時,對于春茬黃瓜,生長期長葉片多達60-70片,此時進行落蔓,把拴在鐵絲上用作吊蔓塑料繩解開,使龍頭下落一定的高度再重新拴住,可進行2-3次,秋茬黃瓜留25節后,摘心,促進回頭瓜的發育。
黃瓜葉片,有幼齡葉、功能葉和老齡葉,幼齡葉光合作用弱+呼吸旺盛?促進光合作用的酶系活性弱,葉綠體不完全,靠功能葉提供養分,直到本身成為功能葉才開始向外輸送養分。而功能葉的葉綠體數量多功能強,呼吸消耗低,光合產物供應根、莖、幼齡葉、花和果實。約60日左右,功能葉變為老齡葉,老齡葉的光合產物僅夠本身的消耗,很快變成不夠本身消耗的葉片,因此管理上應及時摘除老齡葉(葉片失去光澤逐漸退綠),減少功能葉的負擔,又利于通風透光和減少病害發生的傳播。
果實長到一定大小時,即達到商品要求后,應及時采收,由于無土栽培比土壤栽培早熱、高產、更應注意及時采收。保證品質促進高產。如果出現大肚瓜,那是受精不良造成?尖嘴瓜足在單性結實的情況下,遇到高溫,營養不足,植抹衰弱造成,也出現蜂腰瓜,多因缺鉀或生育波動等原因造成。若出現苦味瓜即含苦味素,也是因生理失調造成,在遇到連續陰天、光照嚴重不足時,幼瓜因營養不足出現化瓜現象時,補救的方法是往葉面噴1?葡萄糖,加大晝夜溫差來控制,也應注意瓜碼太密,坐瓜太多,果實間爭奪養分也會造成化瓜。

3.溫度管理:根據黃瓜的生物學特性,在溫度管理上高溫不得超過35℃,低溫不得低于15℃,而且必須注意晝夜溫差,因此結果期氣溫白天25-30℃,前半夜15-20℃,后半夜15℃,營養液溫,白天20-25℃,夜間15-18℃。氣溫高時注意放風降溫,并用井水給營養液降溫。氣溫低時注意保溫和適當加溫,特別是營養液加溫。
4.增施二氧化碳:日光溫室的密閉造成二氧化碳的缺乏嚴重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,影響了產量。據測定日光溫室在密閉的情況下,上午9-10時,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由300毫克/升(ppm)下降到l00毫克/升(ppm),必須施用二氧化碳,使濃度達到1000-1500毫克/升(ppm)才能增加光合作用,創高產。二氧化碳施肥的方法較多,目前在大型現代化溫室內多采用二氧化碳鋼瓶,定時定量釋放二氧化碳氣體,或者用燃燒燃料的二氧化碳發生器增施二氧化碳,農村中大量日光溫室采用硫酸加碳酸氫銨,經過化學反應,生成硫酸銨、水和二氧化碳氣。
5.結果期形態觀察:健壯的植珠葉片平展,葉面積350厘平米左右,葉緣缺刻深,葉片較厚,先端尖,如葉片大而薄,圓形葉緣缺刻淺是夜間溫度高、光照不足。卷須也可判斷植株長勢,卷須應粗壯而長,與莖呈45度角,如卷須很快卷曲標志植株已趨衰弱,如先端發黃是發病的前兆。無土栽培中營養液控制不當時,出現瓜碼多,雄花簇生,雌花不斷開放,遲遲不見用瓜,這是因為晝夜溫差小,營養生長過旺,生殖生長受到抑制所致。
- 上一篇:西紅柿要想個個都是精品果,管理手段要科學,菜農收藏啦 2020/12/1
- 下一篇:草莓種植技術和管理 2020/10/26